赴美留学吸引力下降 未来留学选择或更多元化
“短期内中国赴美留学人数锐减,除了个人意愿外,跨国疫情动态差异、中美两国关系、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等因素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谷贤林说。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学通用申请系统(Common App)显示,与2020年相比,今年中国学生的申请量减少了18%。鉴于美国大学新学年国际学生的申请量比上一周期增加了9%,中国学生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对此,专家们在受访时表示,美国疫情所带来的多重隐患让赴美留学生面临抉择。但从长远看,“留学热”在后疫情时代仍具备多元化的发展潜力。
“安全问题成为中国留学生赴美求学的首要考量因素。”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沙伯力(Barry Sautman)表示,居高不下的新冠确诊病例和针对亚裔的犯罪事件让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望而却步。
据悉,美国国务院和美国教育部联合发表《美国对国际教育的新承诺》显示,2020年国际学生给美国经济带来390亿美元的收益,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就业数41.5万个。其中,中国留美学生创造的经济总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失去大量的中国留学生,美国的一些大学,尤其是公立大学财政状况也将进一步恶化。”谷贤林说,“中国留美学生中,选择工程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类专业者占比超1/3。无论是作为美国高校的科研助手,还是学成后留美就业,都会促进美国的科技发展与知识创新。”
“德国曾依靠犹太人的科技成就领跑世界,然而反犹排犹活动的出现削弱了德国的科学实力。”沙伯力认为,中国学生的减少对美国STEM学科、研究机构的发展必将产生一定影响。
谷贤林分析称,赴美攻读本科学位的中国学生数量仍会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美国疫情加重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变,那么赴美攻读硕博学位的人数则会处于下行状态。但从长期发展看,他对中国学生的留学趋势仍持乐观态度。
“要从全球范围来考虑自己拥有的比较优势,就离不开‘走出国门看世界’”。谷贤林认为,必须通过观察、交流、学习才能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有真正了解,而身处全球化时代,留学是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角度看,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历史、政治、地理、宗教、社会、经济、习俗的人才,这一定程度上会对留学产生推动作用。”
“一方面,随着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排名稳步提升,一些学生将目光投向国内高校。”沙伯力说,另一方面,学业规划和留学目的国的选择多元化让中国留学生逐渐走出技术领域,选择攻读人文社科类专业,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同样受到中国留学生青睐,美国不再是第一选择。
推荐文章
- 2024-10-08留学丨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 2024-04-10陕西省欧美同学会(陕西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名誉会长、理事名单
- 2024-12-24赵一德: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 2021-07-13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部委商讨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2024-01-232024年陕西两会准备就绪 政协会25日开幕人代会26日开幕
- 2022-08-05“一带一路”发展红利上半年加速释放 中欧班列货运量增长创新高
- 2023-08-10省委统战部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和部务会(扩大)会议
- 2023-12-06总书记今年以来国内考察始终聚焦科技创新
- 2024-09-02习近平同出席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举行双边活动
- 2024-04-19留学安全呈新态势 专家、留学生支招提升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