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新闻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 有哪些欧美同学会学长?(一)

  • |
责任编辑:张晨悦 发布时间:2024-07-09 17:55:07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获奖者中,有许多留学归国的科技工作者在各自领域刻苦攻关、努力创新,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发挥科技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这些获奖者中有哪些是欧美同学会学长?我们一起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2407091757471361.jpg

(郭万林 右1)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欧美同学会会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团队“基于固液界面力电耦合的水伏效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团队发现了一系列通过纳米结构材料与雨滴、波浪、水蒸发等形式的水直接相互作用产生电能的水伏效应,开辟了从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自然水循环过程中捕获电能的零碳、负热排放的全新途径。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拓展了动电效应两百年的理论”“开创性工作”,催生了国际研究新领域——水伏学。


202407091758246689.jpg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医学院教授胡海岚作为第一完成人参与的“负性情绪和社会竞争导致抑郁症的脑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团队通过在小鼠模型中建立研究体系,提出了缰核簇状放电导致抑郁的新理论,改写了抑郁症核心机制上传统的抗抑郁假说,也为临床治疗提出了多个可成药的抗抑郁的新分子靶点。此外,将抑郁产生的机制精确定位到脑区、环路、细胞的活化方式和分子,突破了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开拓了社会竞争脑机制的新研究领域,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对创新抑郁症等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02407091759423451.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省欧美同学会会员,南昌大学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熊仁根团队的“分子压电体的铁电化学设计”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团队创立了“铁电化学”理论体系,从铁电物理的唯象理论跃迁到了化学设计的理论框架体系,将分子铁电压电材料的发现从大海捞针式的盲目寻找转变为理性的化学设计。该团队利用“铁电化学”精准合成系列新型分子压电材料,创制了压电系数d33可以媲美商业化无机压电陶瓷的多个高性能分子压电材料,为分子压电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关键基础。该项目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3篇)、Proc. Natl. Acad. Sci. USA.、Adv.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上,部分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引领了国际分子压电材料领域的发展。


202407091800228028.jpg

(单智伟 右2)


  陕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西安欧美同学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单智伟主持完成的“金属材料变形与损伤的微观起源及其演化机理”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团队历经14年潜心研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原位定量多场耦合力学测试系统,研究并揭示了典型金属晶体和非晶体材料在外力和气氛作用下变形与损伤的微观起源及其演化机理,为创制性能指标优异且稳定的高品质金属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407091801107987.jpg

  广州欧美同学会会员、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主持的“炎-癌转化和癌前病变的分子基础和干预策略”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团队围绕“炎-癌”转化过程中正常细胞如何癌变成肿瘤细胞、癌前病变如何形成并具有何种核心特征以及癌变细胞如何适应并改造炎症微环境等核心科学问题开展了历时近20年的深入系统探索,解析了癌变早期未知的生物学环节,提出了细胞炎化机制促癌效应的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早期遏制细胞癌变的潜在新策略。


  国家技术发明奖


202407091801413004.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名誉院长,现任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明红参与的“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项目聚焦京津冀重点区域地下水的污染成因和来源,通过技术研发建立了工程示范,研究成果辐射到了相关规划和方案的实施、政策法规的编制,渗透到了整个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地下水环境的监测手段和监管能力,为国家水环境管理和水污染治理能力建设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202407091802163336.jpg

  山东农业大学欧美同学会会长、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越超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团队围绕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需求,紧盯绿色缓控释肥料创制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聚焦新型肥料创制与工程化技术研究,以控释肥料产业的“绿色化、清洁化、高效化以及安全化”为导向,历经10余年联合攻关,成功创制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有力地推动了新型肥料行业的技术进步,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2407091802468124.jpg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陈赛娟,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等为带头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糜坚青,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血液研究所研究员刘晗等共同参与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奖,这是2023年度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创新团队。


  三十多年来,团队在国际上实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治疗的原始创新,阐明了APL发病分子机理并发展了革命性治疗的“上海方案”,使APL从最凶险的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并进一步拓展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使淋巴瘤、骨髓瘤等其他血液恶性和遗传性疾病获得新的突破。


202407091803171744.jpg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徐文东领衔,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嘉漪等参与的“创建外周-中枢通路修复肢体运动障碍的重大技术突破及理论创新”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通过新建外周-中枢神经通路,将瘫痪上肢神经连接至同侧健康半球,给偏瘫上肢“换大脑”,使多年的“瘫痪手”成为“可用手”,实现患者生活自理。这项成果不仅开辟了“改变外周治疗中枢”的新领域,建立了覆盖伤、病、残联合治疗和康复的“肢体功能重建”新学科,还证实成人大脑仍存在巨大的脑可塑能力,一侧半球能同时独立支配双上肢,推动了脑科学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