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共建低碳示范区(共建“一带一路”)
从老挝首都万象出发,行驶大约30分钟就到了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园区内,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干净平整的道路两旁,亮丽的路灯格外引人注目。
不久前,中国捐赠的40套光伏智慧路灯在园区完成安装调试。根据规划,开发区内将总计安装3000套太阳能路灯。“这些照明路灯节能环保,让园区的环境更好了。周末我们常带孩子来转转,给孩子讲讲太阳能发电,让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和环保。”园区附近居民西提猜说。
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是中老两国政府依托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开展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项目,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10个低碳示范区”合作项目之一。日前,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揭牌暨新能源车项目交付仪式以视频方式举行,标志着低碳示范区建设进入新阶段,推动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迈上新台阶。根据相关协议,中方已经分批向开发区捐助了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卡车等物资。统计显示,首批援助的新能源车辆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使当地减少约1243吨碳排放,相当于植树超10万棵。
“我们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日常使用、维护及故障排除等技术,希望为示范区实现低碳交通贡献自己的力量。”老挝员工项坎说。今年年初,包括项坎在内的23名园区工作人员参加了新能源汽车培训。“赛色塔低碳示范区项目是老中两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典范。我们希望在赛色塔积累低碳发展的宝贵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本坎说。
综合开发区内一角,整齐地排列着几十座巨大的储油罐。它们属于老挝唯一的炼油企业——老挝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老挝石化”)。2020年底,老挝石化年产能300万吨的炼化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该项目由中老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不仅改变了老挝成品油全部依靠进口的现状,而且采用先进的低碳生产技术,极大减少了碳排放。老挝石化副总经理王登涛介绍,该厂投资建设了废水处理厂和雨水收集设施,做到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在废气排放方面,厂里新建了硫黄回收装置,能将废气中的硫成分收集后经过加工生产出硫黄,作为产品出售,完全可以实现气体达标排放。
“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为老挝的绿色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带给老挝人民实实在在的福祉。希望老中两国继续加强在低碳方面合作,进一步扩大低碳项目在老挝社会的影响力,让更多民众受益。”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表示,老挝政府希望未来同中方继续深化战略对接、拓展务实合作,共同推进低碳示范区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开发区的低碳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推荐文章
- 2024-03-25首趟“一带一路”跨境电商TIR国际卡车发车
- 2025-03-10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等出席
- 2023-09-11陕西省欧美同学会 2022年度部门决算
- 2025-07-29中央统战部《求是》刊文: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 2021-08-022021国际青年英才对话论坛举行
- 2022-06-28活动预告 | 首场“欧美同学会大讲堂”将于29日举行 丁仲礼会长权威讲授第一课
- 2023-11-29一图了解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
- 2024-11-12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
- 2023-10-15“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2023年理事会会议举行
- 2021-07-14“希望大家奋力创新创造”,欧美同学会@你参加“双创”大赛!